( 一)
中华姓氏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理解姓氏文化研究的重大意义,让我们先谈一谈姓氏文化与炎黄文化的关系。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绵绵流长。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由56个民族组成,是团结统一、和睦相亲的民族大家庭。56个民族中以汉族人口最多,但大家共同创造了炎黄文化,共认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为什么炎黄文化这一优秀的文化传统,绵延不绝,永不断章?是因为有其坚韧的纽带。
炎黄文化的纽带之一,是以方块字为特征的东方文字,方块字从远古的形象符号到甲骨文、金文、篆字、隶书、楷书等演变定型,已经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今天的中国人,无论走到哪里,都认同方块字,都会说汉语。汉字、汉语传承了炎黄文化。纽带之二,是以龙图腾为标记的龙文化。五千年来,自从黄帝统一了各个部落不同形象的图腾而形成龙图腾以后,“龙”是标志民族团结统一的龙文化。中国人无论走到哪里,重大节日都以舞龙相庆,从而龙文化代代相传。纽带之三,是以和合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体系。中华民族提倡“和为贵”,民间都传颂着“团结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家和万事兴,国强民太平”。中国人善于以中庸之道化解矛盾,促进团结统一,以“求同存异”解决争论,推动事业的发展。因此,中华民族的包容性极强。纽带之四,是几千年来的中医中药科学理论,包括藏医藏药,瑶医瑶药等,这些传统的医药科学,为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现在便走向了世界,为西方各国人民所重视和推崇。纽带之五,是中华传统民俗。中国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保持着传统的民俗,如过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九月九日重阳节等。共同的民俗维系着民族亲情。纽带之六,是中华民族的血缘姓氏,这是绵延五千年的坚强而牢固的纽带。中华民族历来有慎终追远,数典不忘祖的传统,以龙的传人自诩,重视寻根认祖,落叶归根。常言说:血浓于水,血缘姓氏这一纽带是团结、联系海内外华人的极其重要的纽带。六条纽带,使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特别是中华民族重视历史的记载,国有史,地方有志,家有谱,我们民族的代代英雄事迹,都有翔实记述,历史绵延不绝,永不断章。炎黄文化的坚韧纽带,使中华民族牢固地结为一体,自强自立,威武不屈,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使我们伟大的祖国从胜利走向胜利。
(二)
河南地处中原,是华夏155个大姓的族源地。其实远远不仅是155个大姓的族源,据《中原寻根——源于河南千家姓》(1994年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书初步考证,中华古今姓氏中约有1500个姓的祖根在河南。本文仅对源于河南155个大姓的族源作以分析。
河南之所以成为155个大姓的族源地,不是偶然的。河南地处中原,居黄河中游,是中华民族主要发祥地之一。我国历史上的三皇五帝都主要活动在中原地区。全国七大古都河南省有三个,安阳、洛阳、开封,还有多个历史文化名城。为此,河南在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上,曾长时期是全国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所以,历史上形成的很多姓氏都起源于河南。
中华姓氏的起源与演变有其特殊的规律。姓氏的起源,是源于母系氏族时代,与先民们的图腾崇拜有关系。那时的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姓是由“人”和“生”组成,“人”“生”而有姓。因此,中国早期的姓多为“女”字旁,如姬、姒、姜、姚、妫、嬴等。以姓别婚姻,同姓不通婚,保证了人的素质和人口的繁衍发展。随着生产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逐渐出现私有财富,人类社会从母系氏族制时代,进入父系氏族制。从而姓衍生出分支,即氏。氏是区别等级贵贱。秦汉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姓、氏合而为一,成为一个人所生家族的符号。据袁义达、杜若甫《中华姓氏大辞典》统计,中华民族古今姓氏多达11939个,姓氏堪称源远流长,丰富多彩。
中华姓氏繁多,其得姓原因也复杂多样,大致有以下几种。有以国名为姓氏;以邑、亭、乡名为姓氏;以居住地为姓氏;以先人的名或字为姓氏;以祖上的谥号为姓氏;以先人的爵位为姓氏;以职官、技艺、德行和著闻之事为姓氏;还有赐姓或因避讳、避仇、避祸改姓,以及少数民族改姓等等。
在中华民族的一万多个姓氏中,人口较多,影响较大的姓氏约有100—300个,号称100或300大姓。其中起源于河南的大姓约有150多个。其族源(包括郡望)分布情况见下表。
源于中原155个大姓族源表
姓氏
族源地名
姓氏
族源地名
李
鹿邑
王
淇县、卫辉、洛阳、
开封(三槐堂)
张
濮阳
刘
鲁山、偃师、洛阳
陈
淮阳、长葛(颍川)、
平舆(汝南)、固始
杨
灵宝(弘农)
黄
潢川
周
洛阳、汝南
孙
濮阳、淮滨、卫辉
胡
淮阳、舞阳、洛阳
林
淇县、卫辉、洛阳
何
新郑、洛阳
郭
郑州、陕县
梁
汝州、洛阳、开封
罗
罗山、洛阳
宋
商丘
郑
荥阳、新郑、密县、开封
谢
南阳、唐河、新野、太康
韩
新郑、洛阳
唐
方城、唐河
冯
荥阳、西平
于
洛阳、沁阳
董
唐河
韦
滑县
程
洛阳
袁
太康、洛阳、商水
邓
郑州、新野、南阳
许
登封、许昌、郾城
傅
安阳
沈
平舆、沈丘
吕
南阳、新蔡、洛阳
苏
温县、辉县、洛阳
卢
洛阳、卢氏
蒋
淮滨
蔡
上蔡、新蔡、兰考、民权
魏
开封
叶
叶县
潘
固始、洛阳、中牟
杜
洛阳
温
温县、洛阳
夏
登封、巩义、偃师、淮阳、杞县
柳
濮阳
范
范县、南阳、洛阳
葛
宁陵、洛阳
石
淇县、洛阳
褚
洛阳
廖
唐河、固始
杞
杞县
陆
嵩县、洛阳
申
南阳、信阳
白
息县、南阳
穆
商丘、洛阳
毛
宜阳、原阳
樊
济源
秦
范县、洛阳
房
遂平
史
南乐
卫
淇县、濮阳、沁阳
侯
新郑、洛阳
顿
项城
孟
濮阳、洛阳
毕
洛阳
段
新郑
丁
商丘、开封
汤
偃师、商丘
耿
温县
常
新郑、开封
虢
郑州、陕县
贺
洛阳
华
商丘
文
许昌、开封、濮阳
吉
延津
游
新郑
蒯
洛阳、濮阳
古
鹿邑、洛阳
门
洛阳、濮阳
殷
安阳、淇县、许昌
屈
洛阳
戴
商丘、民权
单
孟津、洛阳
钟
长葛(颍川)
谷
洛阳
方
登封、洛阳、禹州
商
商丘、淇县
姚
范县、濮阳
司马
洛阳
熊
新郑
管
郑州
孔
商丘、濮阳、新郑、淮阳
娄
杞县、洛阳
康
淇县、禹州、开封
庾
鄢陵、新野
邱
淮阳、洛阳
荀
许昌
江
正阳、民权
项
沈丘
顾
范县
戚
濮阳
邵
汝南、安阳、济源
应
平顶山
龙
新郑、偃师
柏
西平
雷
登封
安
洛阳
尹
宜阳、洛阳
甘
洛阳、安阳
武
安阳、商丘
关
偃师
赖
息县
国
新郑、淇县、登封
庄
商丘、民权
惠
洛阳
焦
陕县
聃
平舆、安阳、鹿邑
骆
洛阳、内黄
边
商丘
牛
商丘
解
洛阳
荣
巩义
覃
沁阳
鹿
濮阳、洛阳
尉
新郑、尉氏、洛阳
盖
洛阳
阳
济源
司
新郑、洛阳、濮阳
伊
伊川、洛阳
宛
南阳、新郑
禹
登封
时
商丘、安阳
苑
新郑
燕
延津、洛阳
宁
修武
养
沈丘、宝丰
嵇
尉氏、洛阳
虞
虞城
翟
汝南
原
原阳、济源
祖
商丘
展
内黄、洛阳
阴
淇县、卢氏
滑
偃师
郗
沁阳
息
息县
苗
济源
詹
新郑
成
洛阳、范县
雍
沁阳
库
洛阳、开封
相
内黄、商丘
州
沁阳
邢
温县
窦
偃师
郦
内黄、内乡
敬
淮阳、开封
寇
温县、濮阳、洛阳、开封
汴
开封
匡
长垣
(三)
源于中原的155个大姓,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不断地向外迁徙。其中大批迁徙有六次。其余因居官、经商、避灾祸战乱等分散迁徙者无计其数。以下简单介绍由中原向南方六次大移民情况。
舜族由中原向四方大播迁
帝舜有虞氏,妫氏之后。约于公元前2331年生于濮州姚墟,因以出生地为姓,是为姚舜。他继尧帝为中原各部落联盟大酋长,在领导禹治理大洪水和中华文明的形成发展作出了奠基性的重大贡献,创造了我国上古社会最为光辉灿烂的时代,被尊奉为三皇五帝之一。姚舜晚年将大权交给夏禹后,便率其族众进行大迁徙,他们渡黄河、涉淮水、过长江、越洞庭,风餐露宿迁到苍梧(今湖南零陵地区)。不遗余力把中原文明传播到沿途各地,使戎夏、东夷、三苗的文化,进一步得到交流和融合。舜到达苍梧后,帮助三苗和其他少数民族“作室、筑墙、茨屋、辟地、树谷、令民皆知去岩穴,各有家室。”结束了当地刀耕火种、巢居穴处的原始生活方式。但是,这时的姚舜已垂垂老矣,体力不支,在一次指导三苗人农耕时猝然与世长辞。“舜勤众事而死于野”,《礼记》有这一记载。姚舜去世后,三苗及荆蛮人民非常悲痛,三苗人驱赶着大象为舜建造陵墓。今湖南苍梧的舜水、舜峰、舜庙,营浦的舜冢、舜祠,宁远的舜宫,衡阳、岳阳以及广西桂林的舜山、舜祠均为当年三苗及其他少数民族纪念舜的圣地。舜的逝世以及他的妻女为舜投江自尽的悲壮故事,一直流传至今,后人称舜为湘君,称舜的妻子为湘妃、湘夫人,把他们投水的地方命名为哀江、哀州。历代著名诗人屈原、曹植、杜甫、白居易,特别是毛泽东主席都作诗填词,纪念舜帝。如有“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六亿神州尽舜尧”等名句。
姚舜晚年南迁后,其支裔也纷纷从中原向四处迁徙。舜的长子名义均,因初封于虞(今河南省虞城县),又称虞均,又因改封于商称商均,他是弓矢的制造者和舟船的发明者。商均及其族众迁出中原时分为义、虞、均、商四大支。以均为名的一支南迁于湖北、湖南、江西一带,今湖北省的均州、均县、均水、均口、均陵,湖南的均埠铺,江西的均镇等地名,都与商均后裔的迁居有关。以义为名的一支南迁江浙一带,今江苏的宜兴(原名义兴,宋避讳改为宜,下同)仪征,浙江的义山、义乌,以及广西的义江、义山、义陵等皆为其踪迹。以义为名北迁者有的还到达朝鲜和日本一带。今朝鲜的新义州和日本以“义”命名的地名、家族(诸如义勇、义夫、义田、义垣)等都与商均后裔迁徙有关。以义为氏而西迁者,曾在甘肃、青海一带建立义渠国,后为秦武王年灭。姚舜九子之一子称帝俊,其后裔虞思之后有一支南迁至越,今浙江的上虞、余姚县以及舜水、姚江等地名均与虞思之后在这一带定居有关。帝俊后裔幽思、黑齿等族曾北迁幽州(今北京市),再迁内蒙古、黑龙江、辽宁,有的则过海到达日本岛,今日本以“俊”字命名的地名与人名,就源于帝俊后裔。舜还有一个最小的儿子,禹把他从中原迁到今甘肃、青海羌人聚居区,后来成为羌藏姚姓的祖先。舜弟象,也随舜离开中原南迁湖南道县一带,与三苗人杂居,当地的鼻墟、鼻亭、象庙均与象的后裔有关。之后,禹以天子之位,举兵伐三苗。舜和象的后裔再次南迁至广东、广西、云南和越南。今广东省的鼻天子城及秦代在粤西、桂东置象郡,汉在今越南文南省置的象林县都与象世系迁徙居住有渊源关系。
秦、汉至魏晋时期(前205—公元479)中原人向南方迁徙
秦统一中国后,曾派数万大军深入岭南。从此以后这批秦军在岭南(今广州)戌守。为进一步打通南北交通,秦始皇又派50万大军到岭南开辟灵渠(今广西兴安县),后留下部分士兵和北方移民,有的继续南下到邕州(今南宁市)定居,成为秦代的北方移民。汉代曾出兵交趾,东汉大将军马援平息战乱后,也留下部分中原人。西晋末年,中原板荡,中原士族大批随晋室南迁,先后达上百万人,形成中国历史上首次大规模的由北方向南方的移民潮。《固始县志》记载有西晋末年中原八姓入闽,文中引用《闽中记》:“永嘉之乱,中原士族林、黄、陈、郑四族先入闽。今闽人皆称固始人。”还引用《闽书》载:“永嘉二年(3085)中原板荡,衣冠姓氏人闽者八族,所谓林、黄、陈、郑、詹、丘、何、胡是也”。还有范、蔡、于、王、袁、谢、周、荀、江、殷等姓的南迁。
唐初陈政、陈元光率中原将士入闽
唐总章二年(669),泉州,潮州间发生山民骚乱。高宗诏令光州固始(今河南固始县)人陈政为岭南行军总管事,率府兵3600名,将校自许天正以下123员,前往七闽百粤之界的绥安县地驰以镇抚。初战获胜,后因将士不服水土,病死较多,加之寡不敌众作战失利,退守九龙山(今漳州南),奏请朝廷派兵增援。朝廷命陈政兄陈敏、陈敷率固始“五十八姓”军校增援。军队行至浙闽交界,陈敏、陈敷染病卒。其母魏氏率众继续南下与陈政会合。仪风二年(677)陈政卒。其子元光代父领兵,镇抚闽南,他屯垦建宅,兴水利、农桑和文化教育。垂拱二年(686),陈元光奏请获准,开建漳州。3600名官兵和“五十八姓”军校在漳州地区落籍。
据后人考证,唐初随陈政父子入闽将士和眷属近万名,其中实有陈、许、卢、戴、李、欧、马、张、沈、黄、林、郑、魏、朱、刘、徐、廖、汤、涂、吴、周、柳、陆、苏、欧阳、司马、杨、詹、曾、萧、胡、赵、蔡、叶、颜、柯、潘、钱、余、姚、韩、王、方、孙、何、庄、唐、邹、邱、冯、江、石、郭、曹、高、钟、汪、洪、章、宋、丁、罗、施、翟、卜、尤、尹、韦、甘、宁、弘、名、阴、麦、邵、金、种、耿、谢、上官、司空、令狐、薛、蒋等84姓。
唐末王潮、王审知率众由固始南下入闽
唐僖宗光启元年(885),寿州人王绪率农民军攻陷光州,固始东乡人王潮、王审邽、王审知三兄弟奉母董氏率乡民5000人从义军入闽。唐昭宗大顺二年(891),王潮为福建节度使。光化元年(898),王审知为威武军节度使。后梁开平三年(909),王审知封为闽王。唐末五代随王潮、王审知入闽的中原将士有数万人,对福建历史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据《台湾省通志》载:“唐末五代随二王入闽的有27姓,后人考证为34姓。如有王、陈、李、张、关、蔡、杨、郑、谢、郭、曾、周、廖、庄、苏、何、高、詹、林、沈、施、卢、孙、傅、马、董、薛、韩、骆、蒋、黄、包、袁、赖等34姓。
宋代北方百姓向吴越大播迁
宋代北方百姓向吴越大播迁,始于靖康、建炎年间。靖康元年(1126),金兵攻入汴京,俘虏徽、钦二帝及皇亲、将臣及百姓10万余人北去。宋康王赵构率领宗室、朝臣逃至江南,定都临安(杭州)史称南宋。在此期间,战火燃遍大江南北,中原百姓为避战火大规模南迁,据有关资料统计,自宋建炎以来至绍兴十一年(1141)的15年中间,大约有500多万北方移民定居江南。主要寓居于今江苏、浙江、江西等地。
两宋时期,还有一些中原百姓经由福建、江西迁入广东,较为集中的移民活动发生过两次:一次趁北宋灭亡时,中原士民的一部分人随隆太后到赣南地区。在动乱中继续南下,后陆续南下到达珠江流域一带定居下来。又一次是元军南下,南宋灭亡,宋旧臣文天祥等拥皇子赵罡(9岁)为帝,从温州沿海路到福州。元军自浙江入福建,宋残军节节战败,幸存10余万人大部分隐匿于广东各地。与此同时,还有文天祥组织的江西百姓抗元义军亦兵败,其大部分人由赣南逃入广东。
南宋末年,为避战火逃入广东的中原人,在南雄珠玑巷一带有97户33姓相约一同南迁,临行前发誓道:如果遇到能安居之地,各家分居,各姓子孙应世代友好相处,“富者建祠奉祀,贫者同堂共餐,万代永不相忘也。”这33姓是:罗、湛、郑、张、尹、文、苏、谢、陈、麦、卢、汤、温、胡、赵、伍、曹、区、李、梁、吴、冯、谭、蔡、阮、郭、廖、黄、周、黎、何、陆、高。
据后人统计,宋代自南雄珠玑巷南迁珠江三角洲的北方移民后裔现已遍布广东29个市、县,分布于668个乡(镇)、村,总计有143姓。
宋朝南迁的还有狄青、杨文广率禁军南征,大批士兵留广西戍边屯垦。
《宋史》载皇祐中,广源侬智高陷邕州,狄青上表请行,愿得蕃落骑(少数民族骑兵)数百以及禁兵(中央的北方兵)出征平乱。狄青败侬智高于邕州留部分官兵戍边屯垦。又《宋史》载杨文广从狄青南征,皇祐五年(1053),留禁兵四千戍邕州,还有广西屯兵一万人。由此可见,此次战役,都留有中原官兵在邕州(今南宁)及其边境,其中许多人后来都定居和当地人通婚,传下后代,在北宋后期,朝廷还允许禁军官兵带家属随军行动称“老营”,他们定居南疆,这也是中原移民广西的一部分。以上中原移民多自称是来自白马县(今河南滑县)人。
明清时期,中原移民的后裔,又大批赴台或到海外各国,其中首推随郑成功收复台湾
清顺治十八年,南明永历十五年(1661)4月23日,郑成功决心从荷兰侵略者手中收复台湾,亲率将士25000人,乘舰数百艘,自料罗湾浩浩荡荡出发,24日至澎湖。后经过艰苦战斗,大军斗志高昂,顶风破浪,舰队鱼贯至台湾外沙线。后包围了赤嵌及台湾城。提督马信流兵扎于城外,拢土为垒,严密封锁。双方相持八个月,通往城内的水源全被切断。荷兰兵弹尽粮绝,走投无路,扯起白旗投降。1662年2月1日,举行隆重的受降仪式,荷兰侵略者投降。这次台湾的将士25000人,其中有相当大的部分是原业从北方迁徙到南方各省,特别是迁到福建的河南各个姓氏的人口。仅郑成功的主要将士中就有郑、冯、马、杨、刘、陈、董、曾、施等姓。大多是族源在河南的大姓。郑成功祖先就是“从王潮自光州固始入闽”的郑氏后裔。
1683年清政府统一台湾后,由大陆渡海放台垦殖的百姓不绝于道,形成由大陆向台湾的移民高潮。其中亦有不少中原移民的后裔,他们为台湾宝岛的开发作出了重大贡献。
明清时期由大陆入台湾的确切人数,已无法进行统计。据庄为玑、王连茂撰《闽台关系族谱资料分析》一文说:“大陆向台湾移民,历来以闽人居多;闽人之中又以泉、漳二府各县为最。据1926年的调查,全台湾汉族居民共375万多人,祖籍福建者达310多万,占83%强。其中泉州府各县占44.8%,漳州府各县占35.1%。”另据台湾、广东的一些家谱记载,明清时移民台湾的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广东省,其人数仅次于福建。而福建、广东两省,历代移民多来自中原,自宋代以来,这一带已成为中原移民人口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因此,明清时期由福建、广东向台湾的移民潮中,有相当数量是中原移民的后裔。
以上河南155个大姓人口迁徙南方,形成了“客家人”,当今客家人约有4500多万,分布在南方9个省(区)和台湾,亦有大批客家人出海到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客家人都自称“河洛郎”。表示他们的祖根在中原。
最后,本文略述中原155个大姓族源和迁徙情况。供读者阅读参考,以偿寻根问族,尊祖敬宗,振兴中华的宿愿。因笔者学识所限,文中尚有疏漏不当之处,敬请读者和专家、学者指正。
(本文选自河南省中原姓氏文化研究会编印的《中原姓氏寻根》一书。本文作者:杨静琦,女,河南省地方志总编室副主任、编审,河南省史志协会副会长,河南省中原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刘翔南,河南省中原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敬告:各地张姓文化研究会暨各位宗亲:现河南省及世界各地都先后成立了张氏文化研究会:但史料记载濮阳市是张姓得姓受封的祖根地,现建有张姓笫一代宗祖张挥公陵园,每年4月28日世界各地张姓回归濮阳举行拜祖大典!现成立有华夏张姓文化研究会,出版有《张姓文化研究》志刊;和世界各地张姓会馆堂号都有往来。中国政协副主席\省政协主席\濮阳所有领导均参加过盛典纪念仪式。巳上升为政府行为! 我是新闻工作者,又是在国家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高就:全国各地这样的大型活动经常参加接触到;特别是我们这门张姓是唐朝御封的“百忍堂”张;张公艺乃始祖,因当时九代同居(3000多人),竟和和睦睦,相安无事,唐高宗甚是好奇便问其故,张公艺取出一纸写下了一百个忍字,唐高宗十分钦佩便赐号‘百忍堂’,从此各地张姓大都以“百忍”为堂号,并列为祖训。其后人以此为堂号。毛泽东主席生前多次提起寿张县佳话;赞喻为早期共产主义社会萌芽在寿张,即如今濮阳市台前县桥北张村境内(2012年5月18我组织策划的纪念刘邓大军千是跃进大别山65周年红色文化采风活动就是在台前县将军古渡口纪念馆举行启动仪式!上午11点睛朗天空忽然天降祥瑞出现两片霞光,五彩斑斓! 现场书画家临兴作诗创作一幅作品为;“彩虹艳阳现中天,恰逢画师采风酣,众家睑泛桃花景,紫气祥瑞降台前”。现在百忍堂遗址在河南省濮阳市台前县桥北张村现有遗址可供瞩仰和文字资料查找!(另告,我家的明朝末期祖宗官至五品,为剿缴李老未匪军立下过战功,得到当时朝廷御封的堂号名叫“太和堂”.太和堂庄园遗址在商城县李集乡卜店村往北一华里处。见水库大坝旁问“太和堂”即是,也可从固始县方集镇往西方行走4公里处可到);在世界所有张家大姓中除“清河堂张”汉丞相张良后代除外(一门九卿历任九宰相荣耀);我们“百忍堂”张是世界上笫二大堂号!(据悉和固始县张广镇张姓有历史渊源是近支门派呢! 我们大都是元朝末期从江西瓦西坝筷子巷迁移过来的);我的qq号是:812126618,手机:13014613808 18610208513 张玉树“宗亲”随时恭候您的来访交流畅谈!共创美好未来!